查看原文
其他

输出不是写文章,而是影响现实世界

flomo flomo浮墨笔记 2023-01-04

# 本文引自 shaonan & Light 正在连载的《知识资产》第一章第六节。

# 本文是为正本清源,重新界定何谓「输出」,以及理顺对我们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。


当我们谈输出时,我们在谈什么

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,叫「以输出倒逼输入」。这句话扫清了人们的一些误区:输入不应该是目的,而只是实现目的的一个过程。

这句话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论:因为有了「输出」作为明确的目标和终点,在输入时就会更有选择性,吸收也会更加有效。不易掉入前文所说的信息控、囤积癖等误区。

但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仍然是片面的。更具体地说,大多数人对「输出」的理解是狭隘的,他们将「输出」简单理解为写文章或者整理好资料,甚至变成了某种朋友圈的行为艺术。

shaonan 曾经面试过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候选人。这位同学刚一进门,就丢在桌子上一本近两个 iPhone 厚的书,然后坐下来自信满满地说:这是我在某网站写的被精选内容合集,也在那个上面有万名粉丝,你可以先看看然后我们再聊。

仔细翻了翻这本册子发现,虽然内容很多,但其内容都是对时下热门产品改进的介绍,很少有自己的观点。而当进入结合实际业务的笔试环节,需要其创建一个符合业务限制的流程时,他呆坐在会议室许久没有没有给出方案 —— 结局自然不用说,因为他的这种输出并没有为他带来更多加分项。

还有一种常见的「输出」经常出现在热门书的豆瓣书评或微信读书的评论区中,典型的特点就是「听君一席话,如听一席话」 —— 这些内容往往是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扩写,然后辅以各个章节的金句,然后再结合一些当前微博热搜的事件。除此之外,文章的开头往往还会提及这是某某读书的第 N 本书,欢迎关注。这种内容如充满了拼贴和复制的痕迹,鲜有自己的观点。

还有一类人把输出当做了某种行为艺术,典型特征就是不断在朋友圈打卡说这是连续分享的第 N 天,然后放上一张精美的书摘卡片,里面多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金句或英文格言,然后等待其他人的赞或评论—— 这便是他们认为输出的意义,至于书籍或文章中的内容是否真正的吸收,那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。

大量拼贴,坚持日更,围绕平台的要求变换自己的写作风格;非常勤奋,日日努力,他们不断强化自己的所谓的「输出」能力,因此逐渐接近了人类的本质 —— 一台复读机。

是不是有些奇怪?我们做知识管理,难道就是为了成为一名写手,就是为了做自媒体吗?


逃避在主业「做」,选择在副业「说」

Photo by Jakob Owens on Unsplash

这种用输出倒逼输入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,甚至近些年还在不断壮大。这样做看似能在短期得到一些平台的流量奖励,快速积累一些粉丝,但实际上他们回避了真实但困难的问题:如何有效吸收知识并实践使用。而因为这些输出带来的即时的反馈,让他们转而选择更简单的道路:搬运热点和拼贴知识。

更直白地讲,他们回避了「做」,选择了「说」。就像前文中那位来面试的同学一样,他对候选公司产品的许多的看法,多半流于表面,而从未深入地了解过背后的原因 —— 比如成本问题,比如政策合规问题等等。

整理热门的案例,对内容点评一二,得到站方精选,获得粉丝关注,这条路径得到的反馈非常快;相反,深入地研究一些东西,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整理资料和实践,而且最终的思考未必能引起其他人的关注。

因此许多人在不断「输出」短平快的内容获得即时的反馈下,目标也在逐渐偏移。他们逐渐地从「做」变成了「说」,因为这样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,还能得到许多名气甚至收益,何乐而不为?而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利用「输出」开启一个副业,或开始做自媒体,或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,用来对冲裁员的风险,看起来也是明智之选。

套用一个商业中常见的概念,就是寻找「第二曲线」。这种「第二曲线」看似美丽,是因为它很遥远 —— 遥远的总是美的。如果靠近,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性感。

我们艳羡的是少数头部自媒体的成就,但头部毕竟只是少数,更多的自媒体往往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,毕竟超过七成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数量少于 20 个;即便是头部自媒体,背后付出的代价也少有人知,B 站知名 Up 主半佛仙人,每周都能产出 3 个 20 分钟左右的视频。这些视频虽然看似简单的像 PPT 联播,但仔细思考下,即使是写出这么多时长的文案,都很难做到一周三次。更别提还要寻找对应的表情包,最终再剪辑上线等步骤,可想而知这背后付出的努力有多大。

人们总是会高估第二曲线(自媒体)带来的收益,却低估第一曲线(主业决策)持续投入后带来的价值。

即便最热衷讨论第二曲线的商业世界,大家也不得不承认——第一曲线才是常态,才是大多数时间里最重要的事。第一曲线的天花板,也往往比我们直觉所认为的,还要高得多。

有一些企业,会衰落于没有及时追逐第二曲线。但更多企业的衰落,是因为尚未管理好自己的第一曲线,就去瞎折腾。我们个体亦如此。


输出不仅是写文章,而是影响现实世界

Photo by Brian Scott on Unsplash

让我们重新来理解「输出」。

输出,即对现实世界做功,影响和改变现实世界。

基于此定义出发,显而易见,写作只是「输出」的一部分,很小的一部分。

所以当我们提到输出时,更多的那部分,是基于我们所积累的知识,去实践去行动,去改变现实。更功利地说,去改变自己的现实 —— 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薪水,在投资中获得更少的回撤和更厚的收益,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平静和幸福。

正如上一节所说,要以终为始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,就必须彻底把「终点」想明白。这是终点,亦是起点,终点本应是起点。

你做知识管理,是为了写文章、做自媒体吗?还是为了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,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,能够更有效地对现实世界做功,能够更有效地改变你的现实?

第一条路,是看上去简单,但实则并不那么简单的道路。

二条路,是看上去困难,但实则并不那么困难的道路。


真实的输出案例

在真实世界中,我们的输出未必是一篇又一篇文档,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决策。

上一节介绍了 Light 的笔记系统,他将自己的笔记分为三类:内功心法、招式套路和实践事实。其中,实践事实的占比最大。

他做了大量的实践事实笔记,如实客观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和结果。这当然不是为了写文章,而是为了持续输出更优的决策。

一个例子:

一来,可作为此刻决策思考的演练。比如,flomo 是否要写一本知识资产的书,就是一个重大决策,必须考虑非常多的因素,如:

  • 我们能否驾驭好这个话题,真的帮助到读者?

  • 写一本书的复杂度,和写一篇公众号文章的复杂度,不可同日而语。我们做好准备了吗?

  • 对应的时间成本会是多少?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空余时间?

  • 其它还有哪些工作在推进?值得为写这本书推迟其它工作吗?

  • etc…

人脑的思考是混沌的、跳跃的、非结构化的,并不适合处理这种复杂决策;将决策过程写下来,会更结构、更清晰、更全景,也就更能够反复推演,以做出更严谨的决策。

二来,可作为未来决策复盘的依据。白纸黑字的记录,不会遗忘,也不容篡改。他能够清晰看到过去的决策思考过程,比如:

  • 不同阶段对 flomo 产品定位的思考;

  • 对小报童的破局路线的不断尝试;

  • 对投资股票(公司)的持续认知。

如果结果是差的,能够知道是错在哪里,往后如何改进;如果结果是好的,也能够知道是真的做对了决策、往后如何继续保持,还是决策其实不对但瞎猫碰上死耗子、莫得意(这种情况其实挺多)。

这些实践事实笔记,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,帮助他持续优化自己的决策过程。

无独有偶,shaonan 曾经访谈过一位用 flomo 的健身教练。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,很少有需要输出长文的情况,但是他却需要经常记笔记,主要包括:

  • 记录一些新学到健身方法,然后抽空能自己实践下,看看效果如何是否要引入到课程中。

  • 记录一些学员的个人情况,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。

  • 记录营养餐搭配等和健身相关的知识,因为学员锻炼后总会面临吃什么的抉择。

对于这位教练来说,这些知识最佳的输出,是能不断提高他在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度。

除了工作外,在生活中亦是如此。shaonan 近些年来睡眠一直不好,甚至有些影响工作和生活。所以他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睡眠,下面便是关于睡眠的一些笔记。

这些和睡眠相关的知识对他来说最大的输出就是,改变自己的行为:例如睡前把空调定好时间,超过下午两点不要喝咖啡而可以选择适量小憩等。而不是立即输出一篇文章发到公众号,或者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保持睡眠的五条建议。

输出更好的行动,远比获得点赞之交的认可价值大。

所谓输出,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决策和行为,继而通过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再去影响世界。


小结

「输出倒逼输入」这并没错,但把「输出」简单理解为写文章是狭隘的,而希望通过简单地学习这种「输出」能力,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,开启副业更是一种轻率的行为。

我们管理知识,是为了在实际场景中有效地使用知识,以做出更好的决策,这才是最主要的「输出」场景。不要秀知识,成为知识的复读机;要使用知识,这才是知识管理的目的。

真正的成事者,从来不以知识渊博而闻名,他只是在关键的节点,恰当地运用知识,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
正所谓:善战者无赫赫之功,善医者无煌煌之名。

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。

- EOF -



本文引自 shaonan & Light 正在连载的《知识资产》第一章第六节。

阅读全书,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